新華網廣州2009年3月8日電 在珠三角,外來女工占外來人口一半以上,“流動婦女之家”“外來女工之家”等一系列組織載體正在發揮積極的作用,為她們提供各種培訓、維權求助等服務,營造關愛女工的良好社會氛圍。
記者從廣東省婦聯等部門了解到,廣東省自2007年起在深圳、東莞、惠州和佛山四市試點設立了13個“流動婦女之家”,為外來女工提供安全就業、心理疏導、法律法規咨詢和安全流動等服務,增強她們融入城市的能力,減少被拐賣風險。
王海蓮就是一名通過“流動婦女之家”獲得幫助的外來女工。她在三年前來到佛山市順德區,在一家工廠白干了兩個月,又被沒收了500元的押金。由于閱歷不夠,她還被人騙過手機和錢包,最后到順德大良的一間酒樓做服務員。在2007年10月,有婦聯機構“防拐”項目工作人員來到酒樓發動流動女青年參加“婦女之家”的安全流動能力培訓班,王海蓮成為了“流動婦女之家”的一員。通過參加“流動婦女之家”的學習和活動,王海蓮從一個羞澀懵懂的農村姑娘成長為一個成熟干練的酒店部長。
記者了解到,這些“流動婦女之家”均開展了“增強自信心”“規劃未來”“流動中的風險”“預防拐賣”等10個核心課程,以及法律常識等3個專題課程,以增強外來女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。另外,有些地方的“婦女之家”組織外來女工進行“一日游”等短途旅游,帶她們走訪正規的勞動力市場、勞動保障部門和社區的司法所。當外來女工遭遇勞資糾紛或者暴力侵害時,“婦女之家”還會幫她們聯系相關職能部門尋求救助。
“流動婦女之家”還把關愛和服務向外拓展到了勞動力的流出地。目前,深圳、佛山、惠州、東莞四市的13個“流動婦女之家”,已全部和湖南省婦聯“打通了對接”。據介紹,湖南省婦聯在當地發送的“外來女工安全流動到廣東服務卡”上,不僅有這13處“流動婦女之家”的詳細地址和電話,還分市列出了10家正規職業介紹所名單。湖南的務工女性在廣東如果遇到需要維權或者需要求助的情況,都可以找這些“流動婦女之家”尋求支援。